找到相关内容10857篇,用时7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解打鼓

    于每物”,所谓“不住其心”,所谓“舍迹而拾迹”皆言禅之修养,不被分别思虑所系缚也。所谓住心者,换言之,即于此有一事之经验,由此经验所得之印象,尚存于心(即分别智),虽经验己去然就把住之而不,其次之...

    铃木大拙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11886612.html
  • 唐代僧侣及其活动

    释圆观传》,述圆观之忘形友李源之父李恺之事云: “天宝末,陷于贼中,遂将家业入洛城北慧林寺,即之别墅也。以为公用无尽财也,但日给一器,随僧泉饮食而已。” 即谓舍全财产人慧林寺为无尽财,自日...

    小笠原宣秀原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72386988.html
  • 晚唐五代洪州禅对儒、禅者之影响

    官名,在此指代颜真卿,新韵指的是《韵海镜源》。说此书拥有诸子百家的精华,能开启通晓万物,可以宣畅王言,致君尧舜。最后流露出依依不的心性,但愿将身寄到白云中。他的有些诗透露了自己救国救民的抱负:“吾高...

    朴永焕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3087052.html
  •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

    这个执著,从无始以来,一直到金刚心,总是那样牢牢地坚执不,恒生爱执,这在小乘所承认的前六识是不能承当的,因为小乘的前六识有间断,不具备恒常性,所以四阿赖耶也常被唯识学者认为是阿赖耶识的异门安立。 ...诸识俱转业用差别可得。若许一识于一刹那有其业用差别不应道理。”72   如上所说,对于业用证,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是阿赖耶识存在的证明。   6、第六身受证   所谓身受差别是指“有色根身苦乐别”...

    上恒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53787347.html
  • 《高僧传》的史学意义

    必以智慧为根本,智慧必以福德为基础,譬犹鸟备二翼,一举万寻;车足两轮,一驰千里。   造佛像的起源,据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二十八载,佛陀上三十三天,夏中三月不在阎浮提,优填王慕佛,以栴檀造佛像,卫国...

    路则权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90387370.html
  • 泉州宗教——佛教(上篇)

    王延彬》)   王延彬治泉,大修功德,大兴土木,为外地来泉之高僧在开元寺建造清吟院、清凉、浴室院、泗洲院、法兴院、法华院、罗汉阁、千佛院、金自院。天复元年,又创净外白衣院、上方院。此外,在泉州开元寺还...的须弥座上刻:“右南厢梁安家室柳三娘,舍钱造宝塔二座,同祈平安。绍兴乙丑(绍兴十五年,1145年)七月题。王思问钱三十贯,乙酉重修。”1982年8月,台风刮倒拜庭巨榕,榕树压倒石塔,塔中清理出五代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32887442.html
  • 千年古刹净影寺

    用笔全无其骨;只有张璪笔墨积微,真思卓然,不贵五彩,得到他的肯定。荆浩在山水画的师承上不只取法张璪,同时亦在吴道子与项容等人的笔墨得失之间,短用长,加以发展。自谓:“吴道子有笔而无墨,项容有墨而无笔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00687690.html
  • 论唐代的佛教管理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

    京城阙,僧徒日广,佛寺日崇”[44],所谓“殿堂佛宇,处处皆有”,乃至村邑里,亦有经坊、精舍, “里閈动有经坊,闤阓亦有精舍”。这一时期,寺院修建“皆务宏博,竞崇瓖丽”,其规格“制逾宫阙”。功不役鬼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7311187941.html
  • 八关斋戒之增福

    ,人生不是有病才死,出门)有交通,在家里可能有问题,好像今天,我知不知道我脚会扭伤呢?我都不知道的,今早还跪在家里念经的,如是我闻,一时佛在卫国,一下车,不料我用退后下车,碰着一件工艺,啪就扭着脚了...

    明一居士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7325787963.html
  • 论“大乘是佛说”的基本理念

    ,大乘经在佛灭以后的流布,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。其传播手段,大概有以下两种:一种是“口授”,如《文殊师利般涅槃经》佛告跋陀婆罗:   此文殊师利有大慈悲,生于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。……佛...

    净旻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2488639.html